以战养战为何历史上有人成功有人败?战争经济学这个概念值得了解

编者按:在古代历史上,常常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样是进行战争,有的国家可以如同滚雪球一样,让自己越滚越大,国力也随着越发增强,比如明末崛起的后金。但有的国家,在扩张的过程中,却因为对自己国力的不断消耗,最终因为不断的战争,让自己的国家走向了崩溃。比如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那么为何同样是不断发动战争,最后却会出现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呢。这就要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便是战争经济学。换句通俗的话说:以战养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经济”这个词,应该是时至近代,才逐渐被各国政权所重视。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文明,只有拥有良好的经济运转,才能维持财政的健康,也才能保障自己的统治,使其拥有足够多的军队守卫边疆或对外扩张。

尤其是在古代政权没有今天融资、借贷、债券等手段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生死几乎都依赖于自身的税收。也因此,古代国家对于良好经济情况的依赖,也就更加的严重。

▲古代所追求的“仁政”,本质上就是通过减少政府收入和开支,通过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让经济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

而战争本身,对于经济的影响就极为复杂。首先战争本身就是一项搞财政投入的项目。于此同时,在古代后勤条件下,战争往往还会大量占用社会中的人力和畜力,因此对日常的经济生产生活,也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古代军队的管理等等问题,军队即使在己方领土行军,也时常会出现军队扰民,甚至是“老乡借头”的情况。因此战争本身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是相当明显的。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国家被战争所累,甚至是越打越强,那么就必须要让自身通过战争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同时尽量缩减自身的战争消耗。

▲战争中对敌方城市的掠夺破坏,就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以战养战

如何能从战争中,迅速获得短期红利以填补战争的消耗,则是将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的关键。也因此,在古代很多将领,都会刻意放任甚至指挥军队去劫掠被刚刚占领的村庄和城市。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士兵去自行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从而降低军队后勤的压力,并且劫掠所带来的财富诱惑,也可以提升士兵的士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暴力劫掠,还可以将其中获得的财物、人口用于继续战争的资本。

▲战争中军队的掠夺,可以说是人类任何文明战争皆有的传统

不过劫掠虽然简单可行,但是因为过于的粗暴,不仅所能带来的财富有限,而且也会对之后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或者是进一步压榨财富,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一些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或者将领,往往还是会尽力阻止自身军队的劫掠行为。不过放弃劫掠,相应的,也就意味着这一地区必须要能够为统治者尽快提供可以令其满意的财富。而这就有赖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战争否有着明确的经济目标,另一点则是能否在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

▲拥有特色高价值产品产出的地区,在历史上格外容易被当作军事目标,因为这些地区一旦恢复生产,那么便可以立即为财政带来极大的改善。

其实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便是俄国在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的征服。在俄国人扩张的过程中,他们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那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得当时价格高昂的毛皮。而他们在征服当地原住民,并向其强征毛皮,又为他们之后继续向东的扩张提供了动力。这种方式让俄国人自伊凡雷帝派遣叶尔马克开始,一直扩张到了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对于商路的占领,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占领商路,以此控制商路关卡,从而征收巨额的商税,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比如中国唯一一个将领土扩张到中亚腹地的中原政权——唐朝,还有之后一直饮马约旦河,后来更是进入小亚细亚半岛的蒙古人,都是依赖于从商路中获得支持他们军事扩张的财政新收入。

▲唐帝国的向西扩张就得益于他们从丝绸之路中收取的商税,不过对于唐朝的政治和军事体制而言,这种收入并不足以支持他们像蒙古人一样无限扩张,因此最终止步于河中地区。

不过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最具考验的,还是如何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尽快建立起自身稳定的统治。因为这不仅在于能否为军队的继续战争,提供重要的财政补贴,同时在战争中,也意味着军队后方的安全。不过这一点,对于不同的政权体系,往往会出现巨大得差异。因为这不仅是对一个政治文明长时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考验,同时对于统治者和将领本身的能力,也有着极大的考验。这方面极端的例子就是蒙古人那种杀光新征服土地上人口的做法。最后,重点讲述一下,对于战争经济来说,同样重要的如何降低战争成本。

▲战争中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军队的开支,也是战争经济学的重点。

在战争中的“节流”,其实本质上,就是如何能够花更少的钱,搞出更好的军队,也就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除了在军队装备上的选择之外,其实更加重要的,就是士兵的来源。在古代几乎每个文明,都有过征召民兵和贵族作战的历史。这种通过政府的控制,从而建立起的军队。这种成分为主的军队,往往能够付出较少的成本就建立起军队。而且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像许多游牧民族,这种制度下产生的军队,都表现出了可圈可点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战斗力,却也往往伴随着出现部族首领或者贵族的桀骜不驯或割据。而且,这种征召制度,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常常会陷入死胡同。比如民兵和贵族们军事素养降低,地方割据势力严重等等。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帝国府兵制的崩溃以及之后的藩镇割据。

▲蒙古帝国迅速陷入割据分裂,就和他们粗糙的军事制度有着很大关系。

也因此,征召军队很快就被更加稳定的常备军和雇佣军取代。这两种军队制度,相对于征召兵来说自然成本更高,但是相应的,却也更加的稳定。尤其是其中许多雇佣兵,由于对很多政权来说,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他们也往往通过雇佣兵,来汲取外部的军事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雇佣外国的雇佣兵,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极大的节约本国的劳动力,从而让对外战争对自身的经济影响,降低到最小。当然如果战争是爆发在本土,那就则是另一种情况了。

▲俄国人在彼得大帝改革前,就通过雇佣兵吸取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技术,从而让自己在技术上压倒包括波兰—立陶宛和克里米亚汗国等一众邻国。

总的来说,由于人类千万年来对于利益本能的向往,因此历史的发展,终究是由一些共性在其中。不过一个好的战争经济学自然也不是万能,即使是能够做到完全“低能耗”的进行扩张,国家政权和经济的复杂性,也往往会为每个政权设置他们无法跨越的扩张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