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们所知,地球是宇宙中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地球的年龄是宇宙的三分之一,并且无可否认的,她本身就是美的存在。地球拥有一个稍稍被压扁的均匀重金属的核心,以及一个比较轻的地壳,覆盖有一层薄薄的可呼吸的清新空气以及广阔的海洋、肥沃的平原、壮丽高山、清澈的淡水河流、小溪、湖泊和地下水,绕行着一颗给我们温暖并提供能量的恒星。
但我们的地球是怎么诞生的呢?地球又是什么组成的?
一切都要退回到46亿年前,原始地球从已死亡恒星遗留下的星云中形成,聚集成一块巨大的、脏兮兮的气体云。气体云在其中心变得密集,并形成一个吸积盘。小颗粒开始撞击在一起,并且越来越大,直到它们形成今日我们所说的“行星”。这个过程花了1000至2000万年,不过我们仍然没有完整地了解这个过程。
差不多这个时候,太阳系还年轻且混乱,一个名为忒伊亚(Theia)的天体,大约与火星一样大,和我们的家园相撞。这个撞击非常的剧烈,并且,如果当初的撞击物更巨大,它可能会摧毁地球。地球的物质被撞入轨道中,并聚集形成了月球,它是太阳系中相对于其行星的最大的卫星。这时,地球仍是一片炽热地狱,不断被小行星撞击,有着熔岩海洋,以及有毒的大气。
不过,某些事情开始急剧变化,地球冷却下来了。地球内部的水分窜出地表并雨点般落下,然后再次蒸发,成为浮云。数以百万计撞击而来的小行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水到我们的星球。地球上所有的水的体积相对于地球大约像下图这样:
如今,地球表面的水占了71%,陆地占了29%。97.5%是咸水,而只有2.5%是淡水。而淡水的69%是冰和雪,30%是地下水,只有约剩下的1%是地表的水。但即使是这一小部分的地表水其中的大多都是被冷冻的,我们的水只有一小部分是湖泊和河流,而那仅仅的一小部分和广大生命息息相关。
那么,随着慢慢地地球冷却下来,表面形成薄薄的地壳。但地球内部,炙热的岩石持续对流,自地壳下面流动并将其分裂成块。这个过程被称为“板块运动(Plate Tectonics)”,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中。目前,我们只能说,地球的地壳是由四处移动的巨大板块所组成。当它们相撞时,它们会挤压并形成崇山峻岭,亦或者猛烈挤入到地球内部,形成深邃的海沟。这种过程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以及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山脉和海沟的确很壮观,但是当你看到地球的横截面,你可以看到他们实际上多么渺小的。我们所站的部分是地壳,它大约50公里厚,尽管它可以在8-70公里间变动。顺便说一下,人类有史以来钻出最深的洞,是12.262公里深。
地壳之下就是地幔,这是一个硅酸盐岩石壳,大约2900公里厚。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还包括不同区域,它的上部,具有高粘性并带动地壳,被称为“岩石圈”。在这之后是“软流圈”,它主要由流动性差的固体材料构成。下地幔内延伸到地球的外核。地球外核是铁和镍的液体层,厚约2266公里,温度从4000摄氏度到5700摄氏度之间变动。而在最中心是“内核”,主要是固体,由铁镍合金组成的球体,半径约1200公里,有着月亮的大小的70%,和接近太阳的表面的温度。它会慢慢成长,估计速度大约为1毫米/年。而这个小小一层地幔熔融结晶的产物,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
然后我们来看地球磁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现象,能够阻挡来自太阳与其他地方的高能粒子,使稳定的地球环境得以存在,相对减少对地球的辐射影响。但为什么地球有着磁场呢?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真的没有知道很多。我们知道,它与地球的核心有关。在这个金属球中,通过外核的电子随地球自转的电流效应(近似于电生磁)产生磁场的。
继续往上说,包围着我们的气体又是什么构成的呢?
依照体积来看,干燥的空气大多为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以及含量不稳定的水蒸气,和少量的其它气体。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是大气层最底层:对流层,这是天气现象会发生地地方,它平均为12个公里厚。在其上面是平流层,也就是会阻挡太阳射线中最危险的紫外线,臭氧层的所在位置。再往上的是中间层,这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温度大约平均只有-85摄氏度。在大约80公里后开始是增温层。这些分界现实中都是连续的,是人类去划分不同的大气带。
在100公里左右,离开地球而开始进入太空,虽然大气层还延伸到更远一些。在这个区域,我们发现了电离层、北极光和国际太空站(ISS)。最外围称作外大气层,向上延伸可达10000千米。它与外太空渐渐交接,那里根本没有大气。在这个区域中的原子和分子是如此遥远,它们可运动数百公里而不会相互碰撞。
在目前,人类只出现了20万年,而这是地球历史的0.004%。真的是没多久……而我们现在在这里,生活在一个又薄又湿润的一层岩石上,我们称这块岩石为:地球。它是宇宙的终极运作的产物,是创建和毁灭的一个持续不断过程的结果。在所有的宇宙,所有的时间,偶然的帮助下,遵守宇宙和随机事件的定律,能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真的真的是很幸运……
文章首发:怪罗网(www.guailu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怪罗”(id:guailu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