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两大枪械谣传
前两期的原理讲座是不是读起来有点抽象呢?今天来点轻松的。长期以来,在军迷圈中一直广为流传几个传言和段子,“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的枪械爱好者,笔者年轻时也深信不疑。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这些谣传仍然是大行其道。
其实细细想来,这些谣言之所以广为流传,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并非完全凭空捏造,有部分的事实作为依据,因此给它披上了极具吸引力的外衣。其次,虽说谣传止于智者,但因为与其相关的知识科普不够,因此,以讹传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通过纠正最广为人知的两个枪械谣言,把一些冷门、不成体系的知识关联起来介绍,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达到科普的效果。
美军扔了M16捡AK的段子可谓是枪械中的第一谣言。
传言说,在环境恶劣的越南战争中,过于精密的M16步枪故障频出,葬送了不少美国大兵的性命,因此,许多美军士兵一来到越南战场,就会扔掉故障频发的M16,千方百计寻找一支AK步枪。
笔者年轻时也曾信以为真,觉得捡起敌人的枪械使用并无不妥。如今,这条谣言仍然三天两头地出现在一些刊物和媒体上,而一些“有心”的媒体,还会煞有其事地配上一张手持AK步枪的美军士兵照片加以证实。
实际上,这条谣言也并非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刚刚装备越南的第一批M16确实是故障连连,也不排除美军中有个别士兵扔了M16捡起AK使用。但是,个例和普遍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是M16真的故障频频,美军士兵也是不可能大规模扔掉M16捡AK的。这里面有“不能扔”、“捡不起”、“不会用”、“不敢用”四个原因。
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枪械都是政府财产,而非士兵私产。尽管美国民间枪支文化浓重,美军中也确实有不少士兵自行购买枪支,但购买的大多是手枪这样的辅助枪械,而步枪几乎全是公发枪械(但允许士兵改装)。美国士兵即使真想体验一下AK步枪,也不必“扔了”自己的M16,否则会面临处罚。
受很多不严谨的游戏和影视剧影响,许多人都认为,捡起一支枪,就像捡起一分钱一样,不就是瞬间完成的事情吗?实际上,“捡起”一支枪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这倒不是因为枪械太沉太重,而是枪械都有一套配套使用的携行具。
携行具的“别名”有很多:子弹袋、战术背心、战术马甲、胸挂、背装具等。这些携行具多由迷彩色的布料制成,像外套一样穿在士兵的迷彩服外,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个“小角色”,使命却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装弹匣。
受一部分影视剧影响,不少读者误认为一支枪只有一个弹匣,实际上,一支突击步枪往往配有4个或更多的弹匣,这些额外的弹匣装在携行具中,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把杂物放在口袋中一样。而携行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组装弹匣的口袋/弹匣包。
但这个口袋/弹匣包不能随意设计,其大小要和该国的制式枪械的弹匣大小相配,同时口袋的位置需符合使用者的战术习惯,不能影响士兵做战术动作。口袋必须结实、透气、不钩挂,口袋扣要易扣易解,方便士兵从中快速取出弹匣。
总之,士兵在使用枪械时,必须要有携行具配合使用。而在国内大量的影视剧中,士兵往往衣着笔挺,不穿任何携行具,只扛一支枪上战场,这和光着膀子就上战场一样可笑。
携行具是枪械的必需品,不同国家的携行具往往千差万别,有像马甲一样穿在身上的,有的像吊带裤一样挂在身上,现在还有和水壶包、手榴弹包、防弹衣合为一体的。越战时美军携行具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配合M14、M16步枪使用的,这两款步枪的弹匣容弹量都是20发(M16的30发弹匣出现较晚),直弹匣,弹匣长度比较短,体积也小。而AK步枪的30发弧形弹匣,体积非常庞大,基本装不进美制携行具中。
因此,把AK步枪和美制携行具组合使用,就成了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如果缴获敌人的携行具,则更为麻烦——敌人不会乖乖地把枪械和携行具送人,士兵很可能从敌人的尸体上脱下携行具,除了血污外,当时的携行具,尤其是越南游击队的携行具,远不及今天的携行具方便脱穿,往往是五花大绑、种类各异。士兵想搞到一套完整的携行具,得花费不少时间给敌人的尸体“宽衣解带”,这在打扫战场时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就不太现实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想解除敌人武装,夺走枪支而不夺走携行具,也不失为一种应急手段。但应急手段并不能长久使用,真正被解除武装的俘虏,往往是“无包一身轻”,其服饰看起来十分“休闲”。
许多读者可能会疑问:枪,难道不是一种相通的武器吗?难道士兵不能举一反三吗?实际上还真不是。
首先,M16和AK步枪的操作习惯差异很大。比如M16是直插式弹匣,而AK是前卡后挂弹匣;M16保险位于握把上方,用拇指拨动,而AK的则是一个位于机匣右侧的大拨片;M16为觇孔,而AK的照门为缺口;M16的拉机柄在机匣顶部,且有拉机柄锁,必须用手指钩住拉机柄锁才能拉动,而AK的拉机柄为随动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直接拉动即可。
简而言之,M16和AK基本上就是枪械设计中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它们之间“触类旁通”的可能性极小。笔者观察过参加枪械拆解课程的学生,他们在接触AK后,再接触M16,表现出来的基本上是不适应,诸如插反弹匣、拉不动拉机柄无法上膛、打不开保险、没见过空仓挂机不知道如何解脱的学生比比皆是,和根本没接触过枪械的人毫无区别。
而对于扔掉M16捡AK的士兵呢?战场上的压力要远大于课堂,巨大压力下人更容易忙里出错,此时捡起一支不会用的枪械,不是应急,而是危及生命。
此外,士兵使用枪械时,不仅仅是会用、能打响就可以。枪械需要熟练掌握,这必然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一些部队确实需要使用敌人的武器,往往会组织专门的训练。毕竟,知道敌人的武器怎么用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熟练使用。
在讲为何不敢用之前,还要说一说越南战争中,美国人用M16替代M14的一个重要原因——M16的枪弹比较轻小。M14所使用的7.62×51毫米枪弹,质量为25.5克左右,而M16的5.56×45毫米枪弹,质量为11.9克,只有7.62×51毫米枪弹的一半,同时体积也更小。
越南的战场植被十分密集,是天然的绝佳潜伏地点,越南人也确确实实利用丛林对美国人进行了持续的骚扰和袭击,而美国人对于丛林中的风吹草动,一贯以一阵弹雨加以“回报”,这无疑要耗费大量的枪弹,而一个士兵的携行力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更轻小的弹药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
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名使用AK步枪的美军士兵“冒失”地开火,那么和M16步枪迥然不同的AK步枪枪声,很可能给他招来丛林另一侧的队友的枪弹。毕竟,枪声也是一种敌我识别的手段。
此外,长子行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谓的长子行动,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的秘密部队——特种作战团(SOG)实施的一项绝密计划,他们制造并投掷了一批射击即爆炸的陷阱枪弹,以此造成越南人的伤亡,打击他们使用武器的信心,从而制造混乱,达到预期的心理战效果。
其实,不需要长子行动,美国人的AK步枪同样不能稳定工作。要知道,当年美国人并不生产AK步枪的枪弹,枪弹的来源无法得到稳定补充,只能依靠缴获。但当时的越南同样无法自产AK的枪弹,处于缺枪少弹的境地。其次,越南人的后勤保障远不及美国,再加上越南战场环境恶劣,越南人的枪弹保养状态十分堪忧。
“不能扔”、“捡不起”、“不会用”、“不敢用”,美军士兵扔了M16捡AK可谓是一个大大的谣言。一些读者可能会好奇,那这个谣言是怎么传播开的呢?
其实,当年美国换装M16有很多政治因素,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于小口径的M16十分排斥,当M16在越南“丢脸”时,一些媒体就开始煽风点火,攻击M16。而这些媒体的报道传到我国时,在当时“褒苏贬美”的政治倾向下,得到了选择性的放大。而现在,这些难以证实、但本身却有巨大新闻和传播价值的段子和谣言,受到了一些媒体的“青睐”,因此其传播和扩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棱刺刀“喂毒”
说起三棱刺刀,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不会陌生,56半、56冲、63式步枪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我国装备多年。和今天常见的可拆卸的多功能刺刀不同,三棱刺刀几乎全是不可拆卸的,这意味着,枪有多少,刺刀就有多少,因此,其装备量可想而知。
随着战争样式的改变,这种功能单一的刺刀开始被淘汰,但“江湖”上关于三棱刺刀的传说却越来越多,大多集中在三棱刺刀暗白色的刀身颜色和独特的三棱外形上,传播最广的是“喂毒说”和“残忍说”。
喂毒说的主要内容是,三棱刺刀之所以呈现出不反光的暗白色,是因为其表面进行过喂毒,从而有效杀伤敌人。这个传说,也让三棱刺刀获得了“毒刀”的绰号。但它有一个逻辑上的漏洞——如果三棱刺刀真是一把“毒”刀,那首先毒害的就是我们的战士。三棱刺刀是不可拆卸的固定刺刀,也没配刀鞘,如果刺刀真的喂毒,那么首先中毒的必然是要经常接触刺刀的使用者——瞬间的刺杀都足以中毒,日常使用就更危险了。
但这个有着明显漏洞的谣言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反而“变异”出了新说法:“三棱刺刀的暗白色光泽是由磷化(一种枪械中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所致,而磷化处理过程中,受制于工艺性,不可避免混入了一些砷元素,造成了刀身有毒。”
这个“升级”版的谣言确实“唬住”了不少人。而实际上,三棱刺刀暗白色的表面根本不是磷化所致——磷化后的表面一般是黑色的,而是由于表面镀铬所致。
现代化的刺刀多由不锈钢等这些材料本身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不必进行镀铬,刀身在热处理后,呈现出不锈钢热处理后的天然暗白色。而在三棱刺刀这样的老刺刀上,由于材料不佳,刀身的耐腐蚀性和表面硬度都不尽人意。因此,常常通过镀铬来弥补材料性能的不足。
镀铬,是枪管加工中的一种常见的手段。众所周知,枪械发射过程是典型的高温、高压、瞬态过程,对枪管的材料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枪械往往还伴有严重的腐蚀,火药残渣很容易在枪管内表面凝结成小点,腐蚀钢材,形成小坑,小坑又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的反复冲刷下,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凹坑,严重影响到枪管的寿命和枪械的可靠性。
当然,这只是对于枪管腐蚀的一种通俗化的解释,真实的腐蚀要比这复杂得多。总之,一般钢材在面对枪管内“五毒俱全”的工作环境时都无能为力,为此,就必须像“刷漆”一样,给枪管内壁镀上一层保护层。镀铬正是给枪管“刷”上铬保护层,铬层的硬度高、耐磨性好、防锈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枪管寿命和耐烧蚀能力。因此,镀铬几乎成了世界各国枪械行业的通行做法。但镀铬也是一把双刃剑,现阶段的枪管镀铬工艺,很难保证镀铬层的均匀和一致,镀铬层常常像墙面上的油漆皮一样脱落。让光滑的枪管内表面变得坑坑洼洼,降低枪械的射击精度。所以,许多国外的高精度狙击步枪都采用性能优异的不锈钢制造枪管,不再进行镀铬。这无疑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做法,但用不锈钢做枪管,本身的难度却很大,基本上成了国外的垄断技术。总之,在我国现阶段武器行业中,镀铬还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处理手段,在刺刀上镀铬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话说回来,既然三棱刺刀表面并非是磷化而是镀铬,那么镀铬是否有毒呢?答案是有毒,但它的毒性更多地体现对镀铬工人的健康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上,刺刀上铬层的毒性并不致命,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更别说在刺杀的瞬间毒杀敌人了。归根到底,刺刀和枪管都进行镀铬,但刺刀并不是毒刺刀,枪弹也不是毒枪弹。
除了暗白色的刀身颜色,三棱刺刀的血槽也成了谣言的重灾区。传言说,三棱刺刀的血槽是专门设计,能够将空气导入血管,从而置人于死地,同时还谣传,三棱刺刀所造成的“Y”字形创口截面难以缝合,是一种相当狠毒的设计。谣言肆虐下,三棱刺刀又得到了“世界上最狠刺刀”的绰号。
诚然,血管中混入空气,的确是一件相当糟糕的事情。在打针时,我们都会注意到医生挤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就是为了防止把空气注射入人体。这种亲身经历,使得许多人对进入血管的空气“谈虎色变”,谣言恰恰抓住了这个心理。
抛开剂量谈效果是一件虚无的事情,进入人体的空气也不是无药可救。刺刀刺入人体的确会导致空气进入血管,但这并不是三棱刺刀设计血槽的本意——除了减重外,血槽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拔刀而不是注入空气。
人体有一定的弹性,组织相对比较紧密,当刺刀刺入人体内,就像把刀插进了湿泥地,需要费点力气才能拔出来。再加上士兵在拔刀时,需要近距离面对敌人,往往心理压力巨大,失去拔刀的勇气和力量。这就使得拔刀成了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
而这三道槽的作用,就是不让伤口把刺刀“贴”得太紧,方便拔出。刺刀和伤口之间有间隙,空气就会“乘虚而入”,但别忘了,人体内压高于气压,更多的不是空气涌入,而是血液顺着刻槽涌出,这也是血槽得名的原因。但血槽“放血”的特性也没有那么神奇,刺刀造成的创口深度和面积都低于枪弹,枪弹都无法达到“抽水机”一般的效果,刺刀就更难了。
同理,三棱刺刀伤口不容易缝合的“传闻”也有很大漏洞。一些人声称,三棱刺刀“Y”字形截面的伤口,要比薄片形的剑形刺刀造成的“一”字形伤口难缝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剑形刺刀可以通过旋转刀身达到更大的杀伤效果。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哪一种刺刀,它们造成的伤口的截面面积和深度,比起枪伤来说,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枪伤在现在都能得到较好的救治,何况是刺刀导致的伤口呢?
归根到底,三棱刺刀独特的三道棱成了谣言的根源,但这三道棱,终究还是材料不过关所致。以今天的剑形刺刀为例,这种薄片式的刺刀,强度和刚度根本无法和圆锥形的三棱刺刀相比,在拼刺过程中,刺刀很容易发生弯曲或根部的断裂。而三棱刺刀,虽然没有刀刃,但刚度和强度却很好,即使加工水平不过关,也不容易发生破损,是一种十分简单、结实的设计。
但圆锥形的三棱刺刀,重量也很可观,为此,就要在刺刀上刻减重槽,类似于枪管减重刻槽。刺刀上的刻槽就是血槽,刻上三道或四道血槽后,就会对应凸出三道或四道钝棱,三棱/四棱刺刀因此得名的。但注意,三棱刺刀的棱是一条钝棱,不是尖锐棱,毕竟是以刺为主,而不是刮刀。
尽管三棱刺刀对材料要求低、生产简单,三棱刺刀的代价也是明显的——它没有作为工具刀的任何天赋。在作战中,身为耐耗品的刀具,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必备工具,刺刀无疑是担任工具刀角色的“最佳人选”,而三棱刺刀恰恰无法担任这个角色,除了拼刺外,几乎一无是处。
因此,当一个国家解决了材料和产能问题后,三棱刺刀就不可避免地被淘汰,法国、俄罗斯、中国,这些历史上装备三棱刺刀的国家,最后都走上了多功能刺刀的道路,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一些地摊报刊中所谓的“杀伤力太大”、“过于残忍”和“国际禁用”。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谣言变得越发泛滥,一些网文中,甚至把三棱刺刀称作“中国军工沿袭继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兵器的巅峰之作”。而在我国建国以前,勒贝尔1886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都使用三棱刺刀,这种刺刀怎么突然就成了中国古代兵器的现代化产物了?
归根到底,三棱刺刀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刺刀,即使有再多的感情色彩,也不能把这款刺刀妖魔化、神化,甚至武侠化。自从人类在1000年前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冷兵器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下和未来武器的发展,而不是在21世纪,开历史倒车,对一款淘汰的刺刀进行造势和炒作。
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在谣言与真相的对决中,谣言向来是强势的一方。关于枪械的谣言还有很多,笔者有机会再向大家介绍。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军迷常讨论的话题——枪械的供弹,敬请各位读者期待。
[编辑/何懿]
作者:王洋 李宏飞 刘洪亮 赵奂强
来源:《兵器知识》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