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的成长悲剧对儿童教育有什么警示?

“流浪大师”的成长悲剧给儿童教育的警示

解筱文

这几天,上海一位叫沈巍流浪汉,因其博学的才华、悲情的经历、淳朴的心性和坚持垃圾分类的执为,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被誉为“流浪大师”,受到大量人群围观。

由此吸引大量自媒体和媒体机构,到沈巍的流浪住处,以各种心态和行为赶狂蹭流量,一度打乱了他的平静生活。社会舆论对此恶俗现象痛斥有加,给予沈巍诸多同情和理解。但是对沈巍而言,他无疑已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历史无法逆转。

在这里,我就想结合沈巍的个人成长,谈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

传统文化不能缺少

看到沈巍不但熟读《论语》《战国策》《朱子家训》等经典著作,还对那些冷门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能信手拈来,生动有趣讲述,引人发思。

很多人感叹:“高手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而沈巍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就距离这个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了。”言下之意,他这样的水平,也只是井底之蛙。那对于将其奉为“大师”者,该是何等苍白和尴尬。

不可否认,当代人的综合文化素养确实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大学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尤其传统文化修习却大不如以往。沈巍是1986年大学毕业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过去年代“老大学生”扎实的人文基础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爱。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具有难以替代的重大育化作用,对于中国人的精神成长具有做人之本、成人之基、成业之道的重大指引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当今时代,家庭和学校更应该从小注重对孩子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要优化语文与英语等其他学科知识比重,用坚实的人文基础,以母体文化统领各学科发展。因为,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是人一生道路的明灯。

童年不应过度穷困

捡垃圾、垃圾分类,这样的环保之举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沈巍因执念“垃圾分类”的善行,而产生与世俗环境的格格不入,最终导致职场和家庭悲境,令人叹息。

有媒体采访他何故捡垃圾,他说自己小时候经历过艰难的生活。“小时候我喜欢看书,但父母没钱买。我就想捡废品卖钱买书。后来工作后,我还是有这个习惯。”

其实,童年时期的穷困对一个人成长影响非常大。过度贫困环境下成大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内外部环境辅化,很容易极端化发展。有些人极端珍惜物质,不容易浪费,也见不得半点浪费;有些人则产生不必要的贪婪之行,最终影响发展。例如经常看到一些贪官受审时忏悔的心声,小时候都是在极贫生活中度过的。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物质匮乏所致,而磨砺其志,加倍努力,最终改变命运,成就一番大为。

所以,培育孩子,既不能让其尽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生活,而接受不到必要的生活磨砺和人间艰辛,也不能让其过度贫困,导致其从小就人穷志短。即便是从小在贫困中成大的莫言,成为一代文学名家,也在感叹其小时候的贫困生活,导致三十年来“吃相凶恶”,为了吃浪费了太多的智慧。

成长不宜武断干涉

人生到底该怎样规划,是按照家长的意志和愿望定位孩子发展吗?沈巍说:“学审计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如果不是父亲的要求,我想我可能会选择其他专业,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我从上海一所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但是我生活得并不快乐,这份工作并不是我喜欢的。”

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不喜欢的行业,从而走上了不属于自己的道路。如果他学习中文、历史、艺术,或者环保专业,按照他的兴趣发展,有可能是知名的教授和环保专家,也不至于被徒废。

生活中相当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自己的梦想和社会攀比心加载于孩子之上,一手武断操控孩子的整个成长,造成的悲剧事件其实不在少数。

家长在对孩子的生涯规划中,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扬长避短,量身培养,并适时调整,让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基础之上,所选择的学习深造和择业发展方向能充分发挥他的最长处,以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家庭不能缺少温暖

“我出生于1967年,直到工作时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我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但是我们的感情并不好。父亲对我管教很严,讨厌我画画和读历史方面的书。那时我都是偷偷看书。他的选择改变了我的一生。如今母亲还健在,只是我们再没有交集。”

从沈巍的这段表述以及他捡垃圾“被病退”后家人的态度看,他长期缺少温暖的家庭,从小由老人带大,父母关系不好、姐妹与他有隔阂、父亲严厉并执拗……

唯一能慰藉和温暖他的,其实就是伴随他成长的这些古代圣贤之书,如果没有这些书与之相处,很难想象他还能不能走到今天。

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重视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建立温暖的亲情关系,可以更好护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让孩子幸福成长。

本文作者: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