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自《知识就是力量》、中国气象局
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3月21日5时58分,
我们将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时太阳行至黄经零度,
因为中分春天为两半,得名叫“春分”。
春分三候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这是春雷与闪电交加的季节,
燕子从南方飞来,
在人家的屋檐筑自己的巢做生育后代的场所。
燕子古代又名“玄鸟”,
是上古殷商民族的图腾。据说
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吞了燕卵怀孕的。
所以殷人把燕子与吉祥和生育联系到一起,
在每年二月燕子到来时,
隆重举行祭祀高禖神的活动,保佑人口繁衍。
昼夜平分
春分,自然界变化的表现是:
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短,
《春秋繁露》则云: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样“阴阳相半的”日子每年有两个,
一是春分,一是秋分,
所以有谚语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到,蛋儿俏
在民间流行春分这天竖鸡蛋的习俗。
竖鸡蛋做法非常简单:
找个新鲜鸡蛋,在桌面上尝试把它竖起来。
据说谁竖起鸡蛋,谁就一年运气好。
网上不少帖子说
这一天鸡蛋竖起来的比例远远高于平时,
至于这与春分是昼夜平均两分是否有关,
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料峭倒春寒
近期北京气温蹿升明显,
白天的最高气温已突破20℃,
不少小伙伴可能已经准备收起冬衣换短袖啦!
不过,你别着急,
有一种春季特产叫“倒春寒”,
稍不注意,仍能让你冻得“刻骨铭心”。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3月20日至23日,
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
将自北向南先后下降6~10℃,
其中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
局地降温可达12℃以上,
3月23日凌晨最低温度4℃线将位于江淮一带,
各地降温后1-2日迅速回暖。
伴随着这一次大风降温,
北方很多地区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冬季。
倒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南方农业。
因为每年2月底开始至4月份,
华南和江南地区
先后进入春播春种的主要时段,
如果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且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2℃,
就会造成刚刚播下的农作物烂种烂秧,
已经出土的农作物幼苗大量冻死,
并影响油菜花的开花授粉等。
另外,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起伏剧烈,
会导致人体的抗寒能力减弱,
再加上春季流感、病毒性疾病等流行多发,
老年人和儿童这类抵抗力较弱的人易生病。
关注天气,未雨绸缪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应对倒春寒天气,
农业上应注意
抢晴播种、科学排灌等田间管理,
对于已经破土而出的果蔬等植物,
可以通过浇水、培根、施肥、防病等
细心照料缓解低温带来的危害。
我们要多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
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特点,
及时添衣,注意“春捂”保暖,
防范抵御病毒的入侵,
尤其要注意呼吸系统疾病,
多运动,多锻炼,注意饮食调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愉快地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