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服药引发致命危机
美国某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49岁的女性患者,这位名叫玛莎的患者腹痛难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玛莎的儿子告诉接诊护士,她在过去一个小时内呕吐了4次。
5天前,玛莎似乎得了流感,先是喉咙痛,很快就开始发烧。她想快点好起来,所以去药店买了三种非处方退烧药一起服用。玛莎也曾想到过太多退烧药可能会起副作用,所以她很谨慎地按推荐量服用每种药。这些药很快见效了,于是她也就没多在意。
除了这几天吃的退烧药,玛莎还在长期服用两种药物。她患有2型糖尿病,病情在过去的几年不断恶化,不过尚能通过服用二甲双胍来控制。她还患有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和肾病,因此还需要服用依那普利,以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
服用退烧药4天后,玛莎去餐馆吃饭,之后开始感到腹痛。在排了几次水样便后,她怀疑自己食物中毒了。于是她吃了止泻药,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都不吃不喝,也完全不觉得饥渴。在此期间,她也没有上过厕所。
第二天早上,玛莎醒来时一身冷汗,头晕目眩,意识模糊。她试着在家工作,但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她不停地出汗,并感到腹痛难忍,心脏在怦怦乱跳。下午,玛莎的儿子安德森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躺在地上,双手紧摁着腹部,身体蜷成一团。他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急诊室的医生对玛莎进行了初步检查。验血结果显示,玛莎血液酸度(氢离子浓度)异常高。健康人的血液为弱碱性,pH值为7.35~7.45。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血液酸碱度严格保持在这一狭窄的范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机能。一旦血液酸碱度异常,人体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当人体内酸性化合物水平增高或碱性化合物水平降低时,体内的酸度就会升高,造成酸中毒。如果血液酸度比正常酸度高5倍,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而玛莎的血液酸度是正常值的8倍。
人体中的酸性物质主要通过肺和肾排出。我们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以减少血液中的碳酸。。肾脏能够过滤和浓缩血液中的酸性物质,产生酸度比血液高3~300倍的尿液。玛莎前一天吃了止泻药后再也没上过厕所,这就意味着没有酸性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她的身体就会试图通过肺部排出酸,这也就解释了她入院时呼吸深而急促的原因。
她一整天不吃不喝,那她体内这么多酸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进一步血样分析发现,玛莎有乳酸性酸中毒(又称乳酸血症)。乳酸是人体中一种常见的代谢副产物。在缺氧的情况下,细胞中的糖通过“糖酵解”过程产生能量,同时生成乳酸。人们普遍认为,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产生的乳酸是导致肌肉酸痛的原因。而玛莎没有进行过剧烈运动,一定有其他原因导致了她血液中乳酸水平剧增。乳酸性酸中毒往往和代谢紊乱有关,医生马上想到了玛莎的糖尿病,这正是一种与糖代谢有关的疾病。
玛莎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这会促进肝脏产生和释放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减缓血糖升高。人体代谢产生的乳酸一部分会被送到肝中,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但在玛莎体内,这一过程被药物抑制);另一方面,二甲双胍还会促使小肠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使玛莎体内乳酸增多,但这还不足以引发酸中毒。
人体血液pH值
如果玛莎的肾脏正常运作,她体内多余的乳酸会随尿液排出,出汗也能排出少量乳酸。然而,玛莎超过一天没排尿了。玛莎虽然患有。肾病,但她长期服用依那普利,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错。那么,她的肾脏为什么突然无法正常产生尿液了呢?
人的肾脏中有数百万个肾单位,每一个肾单位都是一个微型过滤装置,血液从“入球微动脉”流入,过滤掉代谢废物(如尿素、乳酸)和一些人体无法代谢的物质(如二甲双胍)后,再从“出球微动脉”流出。滤出的液体经过肾脏进一步加工,就成了尿液。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血液中过多的糖可能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并在肾脏中累积。玛莎服用的依那普利通过调节体内激素,使出球微动脉舒张,让过滤装置的“出口”更加通畅,避免这些蛋白质复合物损伤血管。
玛莎在过去24小时都没有排尿,这意味着在此期间肾单位没有产生足够的滤液,也就是说,几乎没有血液流经她的肾脏。依那普利保证了血流“出口”通畅,那么问题一定发生在“入口”。
玛莎服用的3种退烧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能缓解疼痛、退热,但同时也会收缩肾中的入球微动脉。在依那普利和退烧药的共同作用下,肾单位“入口”流量减少,“出口”流量增加,肾中的血液很快流光,因此也无法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由于无法排尿,玛莎体内的乳酸难以排出。另一方面,无法被人体分解的二甲双胍也在她体内滞留,导致更多乳酸产生。两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玛莎体内乳酸大量累积,进而让她的血液酸度比正常值高8倍。如果不立即治疗,她体内的酶会在过酸的环境中变性、失活。
作者:丁佑
来源:《大自然探索》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