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慈安与慈禧)垂帘时期枢机大臣如何更迭?

关于两宫垂帘,根据《清史稿》记载:

清文宗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一月,同治帝奉两宫皇太后(慈安与慈禧)御驾养心殿,垂帘听政。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两宫归政于清穆宗,第一段垂帘听政结束,首尾为时十三年。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穆宗驾崩,清德宗光绪帝即位,两宫第二次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亡,至此,两宫二次垂帘听政结束,首尾共计八年。

此后,两宫垂帘听政变成慈禧皇太后独自垂帘听政。

话说,在两宫垂帘听政之后,最初阶段,清廷的枢机要务由恭亲王奕訢统领。其他参与机务的大臣,其中的一二位是作为主笔来使用的,其余的都只是参赞而已。这也是为了权力的集中。在内廷,由两宫定夺,初期实际是慈安皇太后最终拍板;在外朝,虽有参与机务的大臣数人,说话最终算术的,也就一人而已。初期,这个人当然就是恭亲王奕訢了。

恭亲王奕訢及诸位参与机要的大臣,就是所谓的军机。

除了早先进入军机的几位较为贵重外,后进参与机要的大臣,也被称之为打杂军机。打杂军机所能做的主要事务,也就是拟稿而已。

为什么要进行权力的集中?原因就是,如果不集中权力的话,诸位军机意见不同,七嘴八舌,最后只能徒增纷扰,荒废时日,一事无成,结果可能会出现纲纪废弛、不整饬、不严肃的情况。

制度之所以如此设置,就是考虑到了其上述有利的一面,也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当然,须知,权力的集中也有其非常糟糕的一面。按照物理学的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向作用力有多大,逆向的反作用力就同样有多大。权力集中的反面作用,就是,权力一旦集中在贪、残、酷、虐者的手中,必然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历史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处不赘。

对于权力集中后的反作用的抑制,最有利的工具之一,其实只有法律一条。但是,在真得使用法律时,往往是场面已经很难收拾了。所以,很多时候,只能祈祷,祈祷合适人物的出现,而且要保证合适的人物一直不断档。

这就是制度的悲哀。

枢机要务的组织与处理如上所述。

当然,清廷京师各部院的情形大约也是如此。

枢机大臣中,主笔者一般表达的都是统领大臣的意思,所以,不明白真相的人,还以为主笔就是主事的统领大臣,其实不然。如上文所说,主笔一般都有一二个人,统领大臣,大多数情况下,肯定只有一个。

恭亲王奕訢统领枢机时期,主笔大臣大体如下:

清德宗光绪初期,是由文文忠(祥)、沈文定(桂芬)主笔的。

文祥,光绪帝继位后,晋武英殿大学士;他被认为是一位勤勉正直的政治人物,为官廉洁,私生活朴素;在推动“洋务运动”以及与西方的外交事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五月病逝。

沈桂芬,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以本官协办大学士;他遇事持重;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文祥辞世后,他以熟悉当时清廷面对的外部环境著称;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卒。

文祥去世后,补文祥空缺的,是宝文靖(鋆)。

宝鋆,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晋武英殿大学士;他通达政体,知人让善,恭亲王奕訢之所以能够持续站稳脚跟,是因为得到他的襄助,但是,这种襄助的结果是,自此以后,清廷朝官逐渐有了门户之分;门户之分的后续,就是相互斗争;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被庶子陈宝琛专劾,立即予以罢斥;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卒。

沈桂芬离世后,补其空缺的,是李文正(鸿藻)。

李鸿藻,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六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降调,免直;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卒。在枢府时,能够独自守正,以持大体。

接下来的,恭亲王奕訢统领枢机时期,主笔大臣还有:景尚书(廉)、王文勤(文韶)、潘文勤(祖廕)、翁文恭(同龢)。

景廉,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三月,以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降调,免直;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卒。他曾说,那些诋毁政府的人,都不会被治罪,这未必不是大臣之福,当时人都很佩服他的雅量。

王文韶,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二月,以前任湖南巡抚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十一月,请求归家养亲,罢职;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卒。

潘祖廕,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十一月,以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正月,以父忧免;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卒。

翁同龢,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十一月,以毓庆宫行走、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免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以上四位之中,潘祖廕在枢机时间最短,前后仅三个月。

到了农历甲申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恭亲王奕訢去职,统领枢机的是礼亲王世铎,同时,命令醇亲王奕譞参预枢机大计。至此,枢机大臣全部换成新人,恭亲王奕訢时期的枢机大臣一个未留,全都罢免。

两宫垂帘听政时期的枢机统领及大臣在慈安皇太后死后的第三年,全部去职。至此,进入慈禧皇太后独自垂帘听政的时期。猜想,一切相对稳定之后,慈禧太后全部换了新人进入枢机。

此时,取代恭亲王奕訢时期那些枢机大臣的,是额尚书(勒和布)、阎文介(敬铭)、张文达(之万)、孙文恪(毓汶)。

额勒和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以户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五月,协办大学士,九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一月,转授武英殿大学士;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月,免直;他木讷寡言,当时,与他同在枢机的人都逐渐开始揽权纳贿,只有他一个人廉洁自守,当时颇为人所称赞;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卒。

阎敬铭,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以户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行走,五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一月,授东阁大学士;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九月,乞病,罢直;当时,主政者将要修圆明园,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应当以节用为根本,加之其时廷议钱法,他没有按照慈禧皇太后的意旨讲话,结果革职留任;最初进入枢机时,慈禧皇太后还是很信任并依仗他的,后来,因为戆直,他很早就退出了枢机;他很质朴,以洁廉自我惕厉,即使显贵之后,看起来还和老儒一般,很善于理财,执掌户部,能够精校财赋;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卒。

张之万,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以刑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一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八月,转授东阁大学士;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月,免直;入直十年,治尚安静,故而无事;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卒。

孙毓汶,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以工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六月,去“行走上学习”字,并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六月,免;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卒。

以上四人进入枢机没有几天,许恭慎(庚身)因为之前充当过军机处的领班章京,而且,他也熟悉军机处的办事程序和惯例,所以,也入直军机处办事。

许庚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以刑部右侍郎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命不必常川入直,并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行走,八月,去“行走上学习”字;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二月,署兵部尚书;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九月,转吏部右侍郎,仍署兵部尚书;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七月,实授兵部尚书;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加太子少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十一月,卒;以应对敏练,受慈禧皇太后信仗;自郎官至尚书,入直枢垣垂三十年,与兵事相终始,或为最久。

张之万当时年纪比较大,而阎敬铭入直不久后便退出,所以,枢臣主笔者为孙毓汶。

等到孙毓汶去世之后,徐忠愍(用仪)补了他的缺。

徐用仪,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十二月,以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大臣、吏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正月,加太子少保,六月,去“行走上学习”字;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六月,免直;日朝战端起,翁同龢入枢机,主战甚力,他论事与翁乖忤,被遂出枢廷,并解总署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与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一起被处斩于北京菜市口,与先前被杀的袁昶、许景澄等五人被称作是“庚子被祸五大臣”。

甲午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朝战事起,主政者下旨,先让恭亲王奕訢领政时期的翁同龢、李鸿藻参与军机大事的处理。

这一年的冬天,张之万罢直,其额缺一出,就立即让翁同龢、李鸿藻入直。

接下来,又马上起复恭亲王奕訢。

翁同龢、李鸿藻再次入直,另孙毓汶因病,自行请求开缺,接着,刚相国(毅)继额而入直。

刚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月,以原任广东巡抚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以侍郎候补署礼部右侍郎,十一月,补实,十二月,转礼部左侍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十月,转户部右侍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四月,迁工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七月,转刑部尚书;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闰三月,转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四月,差赴江南各省,十一月,还直;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三月,转吏部尚书,五月,差赴保定一带解散义和拳,旋召还,七月,随扈行在,闰八月,卒。曾承审浙江馀杭县民妇葛毕氏案(即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获平反,按律定拟,得旨嘉奖;曾受命统领义和拳,被目为义和拳首,拳乱平息,各国力压清廷,勒惩祸首,他以先死免议,追夺原官。

徐用仪免直之后,钱侍郎(应溥)、廖总宪(寿恒,后升尚书)先后入直。

钱应溥,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六月,以礼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四月,迁左都御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七月,转工部尚书;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四月,病假,五月,病罢;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卒,谥恭勤。他工为文檄,敏捷如夙构;朝鲜事起,廷议主战,造膝敷陈,多言人所不敢言。

廖寿恆,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二月,以太子少保、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大臣、刑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八月,转礼部尚书,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十一月,免直;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卒。中、法战争中,曾力主筹饷制械,抗击法国侵略,巩固西南边防。

农历戊戌年(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夏(四月),翁同龢被免,接着(五月),恭亲王奕訢去世,于是,又召王文韶入直。这时,一同被召入枢机的,除了刚毅、廖寿恒,还有启尚书(秀)、裕尚书(禄)。

启秀,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十二月,以礼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兼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行走,七月,未随扈,十二月,革职逮捕;他端谨有风操,义和拳乱后,各国力压,罪魁不可纵,因义和拳事,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斩于菜市口。

裕禄,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五月,以原授四川总督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七月,署礼部尚书,兼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行走,八月,授直隶总督,出;镇压义和拳,屡被打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陷大沽、犯天津,他对义和拳改用“抚”策,八国联军占天津,他率败兵退守北仓,初逃至杨村服毒自杀,和议成,夺职。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八月,皇上进行戊戌变法,被目为政变,慈禧皇太后再次临朝训政。

本年,荣文忠(禄)以文渊阁大学士、现任直隶总督内召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管兵部事,仍节制北洋海陆诸军;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派为留京办事大臣,闰八月,召赴西安行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三月,兼督办政务大臣,八月,赐用紫缰,随扈还京,十月,加太子太保,十二月,转授武英殿大学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戊辰,卒。荣禄久直内廷,得慈禧皇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钜细,常待一言决焉。

农历己亥年(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十一月,廖寿恆免直,以赵尚书(舒翘)继任。这个时候,刚毅算是比较能说得上话的枢机大臣。

本年十一月,赵舒翘以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大臣、刑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旋兼管顺天府尹事;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差赴保定一带解散义和拳,越二日回京,七月,扈从行在。九月,革职留任,十二月,革职论罪;联军索办义和拳罪魁,乃被褫职留任,很快又改为处斩监候;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各国勒索更紧,西安士民会集数百人为他请命,主政者得知,赐其自尽,命岑春煊监视其自尽,他原本就没有袒护义和拳,又痛心老母九十多岁,还要目睹如此惨祸,所以,很是自悔自恨先吞金,再服毒,很久才死去,其妻也服药以殉。

农历庚子年(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拳乱,端郡王载漪笃信袒护,操弄权柄。对于同在枢垣的大臣,载漪视之如奴才。而且,他暴戾恣睢,枢廷被他糟蹋地不成样子。

拳乱之后,各国联军入侵,两宫仓皇出逃,枢府大臣,只有王文韶一人随行,荣禄随后由保定奔赴陕西行在,马上被命令统领军机。之后,诸位大臣才陆续到达西安。礼亲王世铎遂被改任其他差使,不再入直。

清廷与各国和议达成之后,被各国强迫勒索,力压处置义和拳祸首,如上文所述,启秀在京师被杀,赵舒翘在西安被赐自尽。

义和拳事件平息,两宫回銮,军机不再是皇室亲贵领班,而是让荣禄担任军机统领。

荣禄辞世后,庆亲王奕劻继任。这时,辅助庆亲王奕劻的,是鹿相国(传霖)、瞿相国(鸿机)、徐尚书(世昌)。这样,枢廷又略具规模了。但是,这个时候,庆亲王奕劻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接受各种馈送了。

李鸿藻,虽然其偏执可议,但是风裁端整,视事谆恳。

张之万,名士风流,颇有不羁之概,然其久历封疆,饶有识解,老成典型。

至于亲贵蜂起,纪纲尽弛,枢政益歧的状况,让人不忍卒言。

本文以清人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一小节为引,搜罗《清史稿》相关资料而成。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