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经济学

春晚经济学

1983年大年三十,在一个只有600平米的旧演播室里,导演黄一鹤带领一帮老艺术家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

那是个“色彩”并不丰富的年代:灰蓝色中山装是台下观众的标配,“晓庆衫”一夜间火遍大江南北;相声是最主流的艺术表演形式,在4个多小时的晚会中,相声足足占了90分钟;还被批为靡靡之音的《乡恋》成为流行最强音,当红歌星李谷一撑起了春晚的半边天,一人唱了9首歌……

当时,黑白电视机还是紧俏货,飞跃、三洋牌电视机都是奢侈品。

电视机产业不久迎来了大爆发。1984年,青岛的海信、四川的长虹和广东的康佳相继引进了松下的彩电生产线,政府通过直接出资或贷款投入150亿美元,打造出陕西彩虹、北京松下、深圳赛格日立等彩管基地。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国。12年后,我国已拥有各类电视机近3亿台,电视机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赶上好时候的春晚开始了引领流行风尚的黄金岁月,逐渐成为亿万华人过年的标配。无数家庭围着电视机,看着春晚,吃着饺子,找到了“年味儿”。

《我的中国心》《冬天里的一把火》《相约98》……《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虎口遐想》……《警察与小偷》《昨天今天明天》《卖拐》《打工奇遇》……三十多年的春晚成了中国流行音乐史和艺术史的一个缩影,留下了太多经典。

春晚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这方舞台也记录巨变中国。自1984年第一个广告赞助商登上春晚开始,一部中国经济简史徐徐展开。

“如果说,1983年是春节晚会的一个良好开端,那么,1984年就是春节晚会大获成功的一年了,并从此奠定了春节晚会的崇高地位……”梁左回忆说。

这一年,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香港歌手张明敏凭借一首《我的中国心》迅速走红;陈佩斯和朱时茂开启了喜剧小品的时代;李谷一第一次在春晚上演唱标志性歌曲《难忘今宵》,这首歌在春晚舞台上共出现了23次,传唱至今……

艺术上的崇高成就之外,1984年春晚还出现了第一个广告赞助商—康巴斯钟表。

康巴丝钟表与春晚的渊源始于1983年。第一届春晚前,中央电视台搞了一个民歌大奖赛,比赛奖品就是“3083”型号的康巴丝钟表。那时,电视广告刚刚兴起,有广告意识的厂家并不多。

1984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开始征询广告,困难重重。早前曾与中央电视台有业务联系的康巴丝钟表伸来援手。厂里一位老员工回忆说,“第一年做广告是拉了一车钟去,大概3000只,抵了广告费,没拿一分钱。现在的广告费可了不得了。”

自1984年第一个广告赞助商登上春晚开始,一部中国经济简史徐徐展开

此后的短短数年间,康巴丝钟表厂迅速崛起,创下了国内石英钟企业的多个纪录:1985年产量达45万只;1987年达126万只,成为我国第一个年产过百万只钟表的企业;1989年起又连续3年产量突破200万只大关。

自1984年开始的10年间,除了没有零点报时的1988年和被海鸥手表夺走的1989年春晚之外,康巴丝钟表有8年被央视选作春节标准报时钟。“康巴丝为您报时”传遍千家万户。

这一年,“石英革命”传入中国,康巴丝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石英表凭借前所未有的精准度、便利性和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机械制表业受到惨重打击,无数的老牌机械制表企业破产、兼并。1989年,不服输的老牌贵族海鸥手表从康巴丝手中夺走春晚零点报时冠名权,但终究难以阻挡时代的浪潮。

1984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康巴丝与春晚的联姻之外,这一年还孕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席卷全国。昔日计划经济体制的庞大根基开始松动,中国真正向商业社会转轨。

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

1984年5月,35岁的王石从一个骑着自行车四处张罗着倒卖玉米的“倒爷”摇身一变成了深圳特区展销中心的经理。40岁的柳传志在中关村创业,为了养活手下一帮子人,他摆摊卖过电子表和旱冰鞋,也批发过运动裤衩和电冰箱,还被一个女人骗了14万元。年底,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当厂长。后来,“砸冰箱”的故事家喻户晓,“海尔”成为产品质量的代名词。

这一年,第一批现代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一批伟大的公司萌芽。不过,最受瞩目的是李经纬和它一手打造的健力宝。这年,“东方魔水”一炮而红,此后15年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一些故事在蓬勃生长,往往意味着另一些故事在消亡。

80年代初,“三转一响”仍是婚嫁市场的硬通货。手表要上海牌、海鸥牌、双狮牌;缝纫机要蜜蜂牌、飞人牌;自行车要凤凰牌、飞鸽牌、永久牌;收音机要百泉牌、红灯牌、德生牌,才叫上档次。

不过,商品经济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人们对生活的想象。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一无所有》唱出了那代青年人的向往与苦闷。

春晚舞台忠实地记录了骚动热烈的80年代。1989年,宋丹丹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经典小品《懒汉相亲》中,宋丹丹饰演的魏淑芬,相亲结婚要的已经不是三大件,而是24寸大彩电、双开门冰箱和沙发。

90年代中后期,老牌三大件变得唾手可得,结婚新三大件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以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巨头应运而生。

作者:杨凯
      来 源:《博客天下》2019年第03期